行业事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本次《通知》进一步明确绿证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绿证覆盖范围(新增覆盖分布式项目),进一步发挥绿证在构建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低碳环境价值体系。
两个“唯一”明确绿证地位,绿证交易体系加速完善
本次《通知》明确了绿证两个“唯一”地位,1)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2)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绿证效力明确,2019年开展绿电交易工作后“证电合一”消费方式逐步被用户认可,依托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的“证电分离”方式有望加速推进。带补贴项目绿证收益溢价部分有望帮助运营商等额冲抵补贴,平价项目绿证收益帮助运营商增厚收益,提升绿电项目ROE水平,提升装机热情。
绿证核发主体扩容,新增生物质、分布式项目
本次《通知》实现了绿证核发全覆盖,本次覆盖项目包括全国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项目的上网电量核发,其中存量常规水电项目暂不核发,对2023/01/01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常规水电核发绿证,因此绿证供给并无大幅扩张。
依据绿证认购平台数据,年初至7月底,无补贴风电/光伏绿证平均价格分别为43.6/42.4元/张,折算度电收入提升0.04元/kWh。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分布式光伏198.2GW,其中户用光伏95.02GW,当前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全额上网”和“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上网电量部分核发绿证后,有望提升项目收益率。
明确绿证应用,持续鼓励绿色消费
本次《通知》明确提出绿证应用方向,1)支撑绿电交易,绿电交易合同应分别明确绿证和物理电量的交易量,交易价格。在合同层面明确了环境溢价。2)核算可再生能源消费,落地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3)认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构通过两年内的绿证开展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时间自电量生产自然月(含)起。4)衔接碳市场,推进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衔接协调。5)推动绿证国际互认,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原则上只能申领核发国内绿证,推动国内绿证与国际衔接。
本次《通知》也提出“鼓励社会各用能单位主动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社会责任,强化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责任,按要求提升绿电消费水平”。本次通知也鼓励跨国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地方国企、高耗能企业为绿电消费主力军,我们认为在碳市场、绿电绿证市场有效衔接后,绿电消费比例等相关政策有望出台促进消费。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绿电运营商环境溢价增值,如三峡能源、龙源电力、江苏新能、浙江新能等。建议关注分布式光伏运营商获取绿证收益,如芯能科技、晶科科技、南网能源等。建议关注生物质项目获取绿证收益,如瀚蓝环境、绿色动力、中国天楹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项目建设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标签: